志愿者把景點及乘車線路都寫在便條上交給東北老大爺。
志愿者指引市民取水。
位于大花橋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站。
門上張貼的溫馨宣傳語。
“曲靖人真是太好了,曲靖真是太好了,我要到曲靖買房子?!币晃坏角嘎糜蔚臇|北老大爺告訴記者,他這幾天才到曲靖,住在經開區外灘附近,出來游玩時看見路邊有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就進站問問曲靖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沒想到細心的志愿者不但給他詳細介紹了曲靖的旅游景點,怕他忘記還給他寫了一張紙條,詳細羅列旅游景點的名稱、如何轉乘車等,老大爺拿著紙條感動得一個勁地說著謝謝。
在曲靖經開區的各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這樣暖心的事每天都在發生。就拿經開區人流量最大、使用率最高的大花橋公園學雷鋒志愿服務站來說。走到大花橋公園邊遠遠就能看到兩間火紅色的房子,這就是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它也被市民情切的稱作“紅房子”。走近“紅房子”,記者看到,站內配備的飲水機、工具箱、針線包、老花鏡、紙筆、常用急救藥品、雨傘、志愿服務專門聯系電話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真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站點墻壁上張貼著志愿服務規范、創建文明城宣傳、志愿服務計劃及志愿者服務風采等宣傳內容。據大花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志愿者唐金鳳介紹,截至目前,服務站已投入使用30多天,平均每天服務1000余人次,站內使用率最高的設備就是飲水機、充電插座和雨傘。
67歲的李瓊芬每天都要到大花橋公園遛彎,她告訴記者,志愿者服務站建成后為大家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比如口渴了,能進站接杯水喝,下雨了能進站避避雨,累了還能進站歇歇腳?!坝幸淮蜗掠?,是志愿者借了我一把傘,我才能按時回家,而且志愿者們的服務真的很好,對我們老年人非常有耐心,所以我每次來遛彎都會進站來坐坐?!崩瞽偡倚τ卣f。
據經開區建投集團綜合部工作人員羅超介紹,自曲靖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經開區建投集團就按照要求開展建設志愿服務站(點)工作。目前,大花橋公園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瑞和公園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泰豐公園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及鐵三公園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服務站里,每天都有志愿者為市民提供服務或幫助,服務時間從早8時開始,直至17時30分。
羅超介紹,經開區現有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均采用厚鋼板和雙層玻璃材質,使用這兩種材質建成的房屋在抗風、保暖、抗潮濕和使用時間上都有很強優勢,如果保養得當使用年限可達50年,基本上實現一次投用即可永久使用的理想狀態。而且,建投集團在建設服務站時充分考慮了景區、廣場等特殊用地的特殊需求,提出了服務站必須因地制宜、按需布置的設計理念,因此,服務站的可移動性就成了它的又一大亮點。同時,服務站的整個框架是在出廠前就一體化加工完成的,這樣既免去了傳統施工造成的場地安裝面積受限和建筑垃圾污染等問題,也符合建筑施工裝配化、產品化的未來趨勢?!敖窈?,我們將努力讓這批‘紅房子’的功能在原有的建設標準上不斷優化和完善,打造更為美觀、實用、便民,富有經開區特色和情懷的志愿者服務站?!?/p>
其實經開區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只是曲靖市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在曲靖,像這樣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和志愿服務項目還有很多。這些隨處可見的志愿服務站和志愿服務項目,讓曲靖更顯溫暖的同時也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一幫一助間,市民們的心越來越近,曲靖也因為這一顆顆跳動的心更有溫度。(曲靖日報記者 陳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