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青翠的秧苗栽種得整整齊齊,梯田里的水面映照著陽光,錯落有致的農家小宅、整潔平坦的村道、嶄新的路燈、休閑涼亭、溪水環繞、疊水景觀、籬笆下的小菜園、村民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傍晚時分,老人坐在樹下閑聊、小孩在操場嬉戲、幾個婦女在邊交談邊繡花,一片安樂祥和的景象……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文明鄉村的新畫卷,這就是棲居在黃連山腳下臘姑梯田中央的全國文明村——燈馬。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三猛鄉臘姑村委會燈馬村位于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是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臘姑片區的核心地帶,是哈尼族支系臘咪文化誕生地。全村共有50戶286人,世居哈尼、彝兩個民族。2018年被評選為省級文明村、2020年被評選為全國文明村鎮。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的支持下,燈馬村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總要求,堅持以黨建引領,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以文明鄉村創建為抓手,堅持“塑形”與“鑄魂”并進,從村民自治、文娛活動、革除陋習、人居環境提升、榜樣的引領等方面實現以文化育民風,讓精神文明唱響鄉村振興戰略主旋律,讓文明、文化塑造起農村的“精氣神”,切實擔當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真正打造文明幸福的燈馬村。
村規民約,“約”出新文明。燈馬村通過修訂通俗有效的“村規民約”,從遵紀守法、倡樹新風、團結鄰里、人居環境提升、孝敬父母等方面對村民的行為習慣進行約定結合紅白理事會、村民理事會議事會,遏制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引導群眾依規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覺維護公序良俗、公共道德和農村社會秩序,有效整治了農村不良風氣,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文明評比,“比”出新動力。燈馬村把選樹先進典型作為引領村風民風的抓手。通過開展“梯田好人家”“民族團結示范家庭”“農耕能手”“最美護田人”等評比,在群眾中選出先進、樹立典型,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切實激發了群眾爭當文明、爭做典型的內生動力,為倡導文明新風增添了“新燃料”和強心劑,讓文明榜樣引領鄉風文明風尚。
文明似一道絢麗彩霞,讓燈馬村越來越美。(三猛鄉李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