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數據云平臺上線儀式暨管理員培訓會議在臨翔區融媒體中心舉行。
儀式上,文明辦主任王俊表示:“今天這個儀式,標志著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數據云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也標志著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p>
臨翔區文明實踐中心大數據云平臺是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新技術新手段,建立融文明實踐活動發布、宣傳、管理、交流、展示為一體的大數據平臺。平臺建設完成后,可實現省級、市級、區級大數據共聯互通;實踐中心、所、站聯動,貫通需求供給無縫對接,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一直以來,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建設一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為目標,不斷積極探索:
2019年底,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被確定為云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為做好試點建設工作,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平臺采取“1+5+10+104+N”的形式,由區到鄉(鎮、街道)聯動共建。按照“有場所、有計劃、有隊伍、有制度、有教材、有檔案、有特色、有成效”八有標準建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建設分中心(平臺)5個,分別是“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分中心”(理論宣講服務平臺)、“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教育服務分中心”(教育服務平臺)、“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健身體育服務分中心”(健身體育服務平臺)、“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服務分中心”(文化服務平臺)、“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與科普服務分中心”(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在鄉(鎮、街道)建設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行政村(社區)建設10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高校、愛國筑教育基地等探索建立“N”個實踐點。
基于平臺建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嚴格按照程序組織志愿者、志愿團體的招募。組建了1支志愿服務總隊,在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助學支教、醫療衛生、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等項目組建8支專業志愿服務隊,鄉(鎮、街道)組建了10支志愿服務大隊,村(社區)組建了104支志愿服務隊,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辦法,不斷提高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化程度。
2020年,組織機構健全、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有序開展,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通過省級試點驗收。
2021年,臨翔區共有志愿者6000余名,專業服務隊、分中心、所站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在專業各志愿服務隊圍繞“7個專項行動”、人居環境提升、科普技術培訓、文化服務、教育、扶貧幫困等方面累計制定50余個志愿服務項目,廣泛開展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可持續的文明實踐活動,截至6月底,共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480余場次,參與人數2.8萬余人。
為確保大數據平臺有序運轉,進一步加強管理員隊伍建設,29日下午上線儀式結束后和6月30日早上,云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云平臺系統技術老師對臨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中心、所、志愿服務總隊、八只專業志愿服務隊的管理員進行了業務培訓。
培訓會上,老師向管理員詳細介紹了云平臺的各項功能和操作流程,學員們認真學習:從志愿者如何注冊入會、如何管理,到群眾如何“點單”、分中心如何“派單”、志愿者如何“接單”,最后再到群眾“得到服務”后點評。經過6個小時的培訓,一個個新鮮出爐的云平臺管理員正式上線!
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與科普分中心管理員程汝芳表示:“我們馬上要開始一個新的科普志愿服務項目了,希望能通過云平臺讓更多的群眾和志愿者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