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每天誦讀著“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國學經典”的李奕萱,是普洱市思茅第一小學的一名五年級學生。在老師和父母言傳身教的感染下,在古詩詞及經典故事的熏陶下,她謹記教誨,深刻體會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她由后進生蛻變為品學兼優的區級“三好學生”。她天性純真,追求善美,激勵班級里更多的學困生轉變,讓他們重拾信心,努力前行。她酷愛古詩詞,傳承經典文化,每天堅持吟誦并踐行著真、善、美,展現了一名新時代好少年應具有的美德。她猶如一朵開放在山間清新襲人的野菊花,并用自己特有的清香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經典浸潤,勤學助人好少年
剛入一年級時,充滿稚氣的她對班級和學習都不感興趣,課堂上總是獨自發呆,成績不盡人意,甚至不愿到校上課,老師和父母都無比焦急,心情五味雜陳。身為教師的媽媽暗下決心:守望好孩子,靜待花開日。每天,媽媽與她伴著古詩詞歌曲晨起,在往返學校的途中拼讀著a、o、e,背誦著古詩詞.....夜晚,誦讀著課文、聽著經典故事入眠。
在老師的循循善誘、父母的悉心熏陶下,二年級下學期,這朵花迎來了一縷春風,悄然開放。媽媽鼓勵她參加學校組織的詩詞誦讀比賽,起初,她擔心如數學成績般倒數,經過“不愿”到“不敢”再到“我試試”的思想斗爭,終于站上了比賽臺上,她從50余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了第10名的成績,雖然只是第10名,但她卻歡呼雀躍,重拾信心,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燦爛、自信的笑容。從此,她沉浸在古詩詞的海洋中,感受著古詩詞的魅力與內涵,陶冶了情操,奮力前行。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現在,她是老師眼中勇于攀登知識高峰的好學生,她勤奮學習、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較強的自學能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學生干部”和“三好學生”。作為學習委員,她積極承擔老師交給的任務,帶領同學們自覺、主動、快樂地學習,是老師得力的好幫手。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課內課外謙虛好學。她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做好筆記,堅持做好錯題集,利用課外時間主動學習課外知識,科學合理地安排文化學習與興趣活動時間。
“雪中送炭三九暖,視若無睹臘月寒,錦上添花不覺美,助人為樂眾稱羨”。曾為后進生的她,深知學困生的自卑與痛楚,她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著她們,主動幫助并鼓勵她們前行。班上的李某某、余某某兩位同學由于不良的學習習慣導致厭學、怕學、書寫不認真,學習成績中下,看到老師每天放學后耐心輔導她倆無比辛苦,她主動提出了輔導她倆的請求,老師欣然應允。同時,也得到媽媽的支持,并帶她們回家輔導??此諒鸵蝗?,有模有樣、不厭其煩地講解、練習、批改,卻毫無怨言,儼然一名優秀的“小老師”,同學們都為她點贊!在她的激勵和幫助下,兩名同學的學習成績不斷進步,獲得成功也找回了自信,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她待人真誠守信,只要答應別人的事情,都會盡力去完成,從不失信于人。在同學心目中,她是知心朋友和學習榜樣。與同學相處中,她待人隨和,樂于關心相助他人,善于調解同學間的摩擦,與同學共同成長,她處處以身作則,為同學樹立了好榜樣。對于班集體這個團隊她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她都會主動承擔,力求做得更好。2018年6月,她榮獲思茅區“三好學生”的光榮稱號。
二、感恩節儉,熱愛公益好少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自小就是一個乖巧懂事、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小小年紀的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傳統美德。她的媽媽是一名中學教師,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父母都是為人民奉獻的職業,每天辛勤工作著,而且經常加班或是出差,自小就懂事的她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為了不讓父母為她分心,從三年級開始媽媽有了二寶后就自己坐公交車上下學,從未讓父母操心過,從未遲到過。放學回家,她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打掃衛生、洗衣做飯樣樣在行,做完作業就擔負起領好妹妹的重擔,每天給妹妹講故事,教妹妹讀兒歌、背唐詩,學數數……
她勤儉節約,從不亂花錢,她儉以養德,常念他人之困,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她定會慷慨解囊。有一次,她聽說水滴籌有個和自己同齡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她毅然拿出了自己的200元零花錢讓媽媽立即籌款。每逢節假日她還讓父母帶她去孤兒院或養老院看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給他們帶去歡樂,獻上自己的愛心。
“彎彎腰,撿出一片凈土”。她還常常帶著幾位小伙伴主動為社區做好事,撿拾綠化帶白色垃圾,清理墻壁和地板上的頑固“牛皮癬”,不怕臟、不怕累,是社區里人人稱贊的文明小衛士。城市孩子那種嬌慣、自私、羸弱和霸道在她身上找不到一絲痕跡。她尊老愛幼,體貼父母,熱愛公益,周圍鄰居看在眼里,樂在心里,都夸獎她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三、博學篤志,全能發展好少年
她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愛唐詩宋詞、愛朗讀。有一個夢想在她的心中漸漸成長,她想將來成為個翻譯官,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一名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為了這個夢想,她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和比賽 。
天道酬勤,她在每學期的校級語文知識競賽、數學知識競賽和鋼筆字競賽中都榮獲一等獎;2018年10月和11月,她精心準備的國學經典誦讀篇目《百善孝為先》分別榮獲思茅區第四屆“國學經典”誦讀大賽一等獎和普洱市第四屆“國學經典”誦讀大賽二等獎;在普洱電臺第二屆“我是朗讀者”中榮獲網絡人氣獎。
“寶劍鋒從磨礪來,梅花香自苦寒來”。她熱愛鋼琴、舞蹈、體育運動,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磨練意志、陶冶情操,獨舞《擺手女兒嫁》于2018年5月在學校舉行的第六屆“藝術節”中榮獲特等獎,同年6月參加區級“三獨比賽”榮獲二等獎;并在“快樂飛翔、放飛夢想”云南青少年藝術展演中榮獲一等獎。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她,經典浸潤,勤學助人、感恩節儉,博學篤行。她用善良真誠的心靈、助人為樂的精神、勤儉節約的品質,傳遞著真善美,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她將“奉獻”和“中國夢”聯系起來,鑄就了新時代好少年的品質和理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她一直在踐行著,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