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如果卡頓,請暫停一會兒。
不朽之名譽,獨存于德。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豪情萬丈的誓言,他只是在扎根邊防這些年,以一己之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邊防軍人、一名派出所所長、一名干警,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平凡,但他卻將這平凡的每一件事,堅持了十余年。
在同事眼里,他是守土盡責的忠誠衛士;在群眾眼里,他是捐資助學的熱心人;在孩子眼里,他是好心的“顧爸爸”。他,就是清水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永和分站站長、二級警督,顧大勇。
顧大勇,男,漢族,安徽廬江縣人,1978年2月20日出生,1996年12月入伍,1998年10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歷任武警邊防部隊戰士、檢查員、參謀、干事、副所長、正營職所長、副團職站長等職務。
一直以來,他始終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現在為民情懷上,落實在扶貧濟困中,多次向困難家庭伸出援手,為需要幫助的群眾架起希望的橋梁;熱心于公益事業,帶領邊防官兵利用網絡平臺呼吁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參與轄區扶貧幫困,用愛傳遞真情,從“幸福使者”到“希望之星”,從群眾的“好警官”到人民的“好兒子”。
十余年來,顧大勇獻愛心、樂助人的事例不勝枚舉。通過QQ、微信、微博等平臺,協調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團體和愛心人士,幫助3名眼疾兒童進行眼角膜移植和義眼安裝手術,使他們重建了光明。借助社會愛心力量幫助班老鄉下班老村小學、帕浪村小學、班搞村小學、新寨村小學建成“啟明書屋”4個,向4所小學募集捐贈圖書10000余冊、10多個書架以及一批學習和文體用品,為山區孩子架起了一座通向知識海洋的橋梁。建立愛心微博,為71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和孤兒,爭取到幫扶資金近20萬余元。為轄區學校、困難群眾、貧困學生、殘疾兒童等困難弱勢群體募集發放愛心衣物13萬余件、床上用品400余套、棉被520床、課桌椅101套,校服1647套。主動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去,帶領黨員捐款和向當地部門協調資金等方式,為勐董鎮龍乃村貧困戶送去生豬和土雞仔,多次手把地教農戶科學飼養,為農民發家致富奠定了基礎。
多年來,無論是身穿橄欖綠,還是換上了藏青藍,他扎根邊疆,初心不改,始終心系群眾苦與樂,先后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320余件,累計為轄區困難群眾募集愛心物資和善款總價值達140余萬元。他關愛幫扶困難群眾的事跡先后多次被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軍事紀實》《道德觀察》等欄目播出,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贏得了駐地黨委政府和群眾的一致擁護和好評。
扎根邊防二十載,顧大勇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祖國的西南邊陲、美麗的阿佤山,踐行著他守土有責的錚錚誓言。(云南網)